The Neoclassicist in APH(求上岸)

愿生命绽放再盛开

今日忽然萌生出的胡言乱语式理解

自己想出来之后都被自己这个想法吓一跳 太变态了……但是忍不住分享一下。仁者见仁,智者见智,以下所言仅仅是一种也许可能的解读方式,不代表本人赞同其中的行事方法


首先需要导入一个概念:恋母情结。恋母情结原义指男孩亲母反父的复合情绪。后统指幼儿对异性父母的依恋、亲近,而对同性父母的嫉妒和仇恨等复合情绪,这种情绪又被称为俄狄浦斯情结。弗洛伊德借此论证儿童性心理的特征。认为儿童在3~5岁,男孩会出现恋母妒父的情绪,潜意识中想取代父亲独占母亲的爱,但因父亲比自己更强大有力,故心理上常以父亲自居,极力模仿父亲的行为和态度,直到有了对象才会获得解决。弗洛伊德认为,恋母情结如若不能很好得到解决就会成为未来神经症的根源。


接下来是我基于这个理论得出的一些暴论:对于意识体本田菊而言,他没有普通人那样的父母,在他的生命中,最能扮演双亲角色的人就是把他从竹林捡回家里拉扯大的王耀。反过来说,王耀在本田菊的生命中既是父亲又是母亲,他集两种特性于一身,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:当本田菊在心理发育阶段进入“俄狄浦斯”期时,他没法像普通人经历“与父亲抢夺母亲、通过父母的行为意识到自己争不过父亲、打消俄狄浦斯情结”的过程,也就是说这个情结在他心中很有可能始终存在。而他的俄狄浦斯情结的对象,就是王耀——更准确来讲是王耀身上的母性特质。


什么叫母性特质?在一个家里,尤其是东亚家庭里,父亲的代名词常常是严肃、纪律、实力强大、惩罚等等这些比较刚硬的东西,而母亲的代名词往往是体贴、关心、和善、哺育这些很柔软的东西。套在郭嘉上可以尝试这样理解:作为一个郭嘉,王耀身上的父亲特质是强大的实力(比如army)、东亚大果的崇高地位等等,这些东西本田菊只能抬头仰望并且屈服于此,并且还会时不时担心这些东西会不会变成落到自己身上的惩戒;王耀身上的母性特质则是富饶而壮丽的大美江山,灿烂多元的文化,更重要的是,王耀多少年来给予他的几乎不求任何回报的帮助,这种简直是只有母亲对孩子才能表现出的仁爱。到这里其实就已经好懂了,在抽象意义上,前者是本田菊的父亲,后者是本田菊的母亲。


我们继续往下推理:本田菊自然会畏惧王耀的父亲特质,喜欢王耀的母亲特质,而这种情感积累到一定阶段就会产生俄狄浦斯情结,并由于无法解决而愈发严重:本田菊厌恶这种对自己是威胁的父亲特质,萌生了想要变得像它一样强的想法,从而取代它的存在,即消除王耀的父亲特质。这种想法一旦得逞,对本田菊而言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好处:他能满足自己郁结的恋母情结。王耀一旦失去了父亲特质(放在郭嘉层面即沦为殖民地丧失主权、没有army、国际地位一落千丈等),本田菊就相当于打败了抽象概念中的父亲,如此一来,他自然就可以代替所谓父亲的位置,占有抽象概念上的母亲(即王耀富饶的领土、灿烂的文化、原住民对继任统治者的顺从等没有威胁的东西)!


这是一个非常变态但确实能讲通的分析方法,好在事实是王耀最后赢回来了()至于如果当时没有赢,后来这段扭曲的关系会发展成什么样?可以参考一下美剧《高堡奇人》,剧情中作者假设WW2中获胜的阵营是轴心,王耀虽然没被本田菊彻底灭掉,但也是大半江山沦陷,沦陷区民众被迫接受日方的奴化教育长达数十年,同时双方文化在某些层面出现了病态的深入交流。



评论(8)

热度(86)

  1. 共11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